微信关注公众号“我是路之”,免费领私藏电子书

李笑来写作课第一节课

【路之由自01】每日分享,这是第232篇原创

今天晚上,李笑来写作课第一节课如约而至。

讲课是在群里以语音加图片的形式进行。

第一次通过这种形式上课,整体感受上还挺好。

相比视频形式,我认为这种形式更方便大家的学习。

因为:

1,这种形式可以让你更专注于内容,因为视频的画面会分散掉你的注意力。

2,这种形式每个主题会以图片来分隔,图片起到在回看时候快速定位某块内容的作用。

虽然在群里,但是启用了禁言功能,所以内容不会被其他人发言打断,这也让我们看内容更方便。

下面主要来说说内容。

就像李笑来之前的书一样,总会让你看到更深层次的思考。

关于写作,从小到现在,我也学过很多这方面的知识,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书本里,关于写作的知识都大同小异。

可是李笑来的这一节课里关于写作的知识,对于我来说确实是首次听过。

关键是听了之后会突然有顿悟:确实是这样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比如,关于词性本质。

小学语文课就学过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

什么是名词?我们都会说就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

什么是动词?我们也都会说就是用来修饰名词的词。

可是这样的解释对于我们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真的很难说,也许它们起到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可以分辨哪些词的词性是什么。

而李笑来对词性是这样解释:

名词是用来描述你能感知的事物

动词是用来描述你能感知的动作

形容词是用来描述你对你能感知到的那个事物的感知

副词修饰形容词,用来描述你能感知的那个事物的感知的感知

副词修饰副词,用来描述你能感知的那个事物的感知的感知的感知

这些解释一下子就把我带到了现实生活中看待词性了。让我一下子顿悟:

原来词性是由我与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而形成的!

原来这些词性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到现在才知道?

接下来的一些观点,更让我惊醒:钻进作者的脑子里。

这种想法,从来都没有想过。

当以前学到“看书就是与作者对话”时候,我都感觉到神奇了,因为我可以通过看书与不同时期的伟大人物对话,想想都很兴奋。

现在知道通过看书,还可以钻入作者的脑子里,简直更神奇了,更让我兴奋了。

我可以通过他眼睛、耳朵、鼻子、大脑去感受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真的不可思议,但是事实确实是这样。

因为李笑来写作课是付费课程,也不能分享出课堂笔记,所以详细的课堂内容也不便透露太多,如果你通过这些点能够感受到课程的价值,那就报名下一期课程吧。

之前说过,笑来老师的课程不仅是学,主要还是练。所以每堂课结束都会留作业。

这次留了三个作业,分别是划词性,分析作者感知,每日记录自己感知。

这些作业绝对不是一次完成就行了,而是需要长期练习,甚至需要练习7年、14年。

关于作业我有了大致的计划:

我在之前文章里介绍过一个划词性工具,准备就使用那个工具来做划词性这个作业。

我在印象笔记上也建立了两个项目文件夹,用于每日的分析作者感知练习与记录自己感知练习。

之后每周我也会在公众号上总结本周这些作业的情况。

如果你也在做这些,可以关注我,方便以后交流学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