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公众号“我是路之”,免费领私藏电子书

读书笔记丨《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

【路之由自01】每日分享,这是第253篇原创

上周日,从李笑来写作课上,知道了一本书《Beyond Feelings》。

后来在网络上找到了这本书的中文版《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

一看果然是好书,其实我还没有看内容。之所以说是好书,是因为我看到了这本书都出了第八版了。

告诉你一个技巧!如果你想学习某一主题的知识,但是不知道应该选哪一本书进行学习?

这个技巧可以帮助你选书,就是找到印刷版本最多的那本书,只有经典的书才会一个版本一个版本的印刷。

这个技巧我已经使用过很多次了,事后证明每次的选择都非常正确。

既然是好书,那就得精读,于是我计划使用“分析阅读”法来读这本书,并且每一章要画一份脑图,再写一篇读书笔记。

今天下午花了两个半小时,读了这本书的第一篇的第一章:你是谁。

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时间和地点的影响、大众文化的影响、操纵的学问、心理学的影响、成为个体。

其实这五个部分都是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即:你是谁?

如果一个人问:“你是谁?”。你会怎么回答?

你会告诉他,你的名字。

如果更详细点呢?

你还会告诉他:你的身体外貌、情感、喜好、态度。

如果他继续问:“你如何成为这个样子的?”

你也许告诉他

我变成这样是由于我自己的选择,由于我考虑了其他情感、喜好和态度以后作出的抉择。我所选择的这些特质最适合我的风格和个性。

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拥有的个性是来自自己的选择。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

我们每个人受世界的影响,被世界的改变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时间和地点的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特定时间与地点坐标上的一个人,而这个坐标点都是被环境、理解、信仰、习惯所限定的,这些也限制了我们的经验与思维模式。

比如以下这些例子:

如果你生活在中国宋朝,你不会认为女性从四五岁时就用布将双脚紧紧缠住,使之畸形变小,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才将布带解开的事情,有什么不对。

在中国,熟人之间打招呼经常会问“吃了吗?”。如果你对一个美国人说“吃了吗”,美国人一定奇怪,心想“我吃不吃为什么还要告诉你?”

大众文化的影响

我们可能会认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与教室。然而事实是大众文化(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流行音乐)对孩子的影响要大多了。

作者提供一组数据来说明这个观点:到18岁时,一名普通少年在教室度过11000小时,在电视机前花费22000小时,做作业花费13000小时,看商业广告时间超过750000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统计的数据应该是在互联网没有出现的年代,而现在,人们花在互联网上面的时间要远远大于看电视的时间。

大众文化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可以归为两类:

第一类,大众文化培养出来的价值观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价值观大相径庭。

第二类,大众文化让人们对工作学习失去兴趣与耐心。

操纵的学问

被我们所熟知的巴洛浦关于狗的条件反射试验,标志着操纵成为了一门学问。

而后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沃森把此类试验运用到了人身上。

沃森职业生涯的后期,花在了为广告机构工作上。他告诉广告商对用户的吸引不在思维而在情感上。

不仅情感可以被操纵,记忆也可以被操纵。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改变一个人记忆的细节,甚至使一个人记忆起从未发生的事情。

逐渐广告商与政客不只满足操作人的情感与记忆,他们还通过不停地重复某些观念来强化印象,最终让人们区分不了这些被植入的思想与自己认真思考的思想。

心理学的影响

我们时代的社会和心理学的理论对我们的信念也产生了影响。

曾经影响过我们父母一代人的心理学理论,在他们心目中正确无比的原则,也许在我们这一代中,却几乎颠倒过来。

如果你感觉自己不行,那么结果很大可能就会真不行。我们的经验能对我们产生一种自我催眠作用,我们会无意识地把自己认为的变为现实。

成为个体

如何看待个性?

根据上面讨论过的内容,可以看得到,个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它不可能逃脱他人或者环境的影响。

个性的本质就是警惕,下面就是帮助你达到这一点的指导原则:

1.把你对任何人、议题或情势的第一反应看作是尝试性的。无论它多么吸引人,在你未考察它之前,都不要接受它。

2.判断你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反应。考虑你是不是借鉴自其他人——父母、朋友或者名人、电视中虚构的角色。如果可能,确定是什么特定的经验影响你作出这样的选择。

3.考虑你有可能对这个人、议题或情势作出的其他可能的反应。

4.询问你自己是否还有其他比你的第一反应更恰当的反应。你在回答时,排除你的制约条件的影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