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公众号“我是路之”,免费领私藏电子书

关于你的财富积累

此文每一条都为独立内容,彼此之间没有关联关系。但是每一条都与财富积累相关,以下每一条包含的知识点,都非常重要,建议收藏起来。

01

所谓的个人的财富自由,指的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通向财富自由之路》

02

创造与积累财富有总共有三种:生产、销售、组织

03

我们可以把赚钱方式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通过时间赚钱;第二类为通过金钱赚钱;第三类为通过金钱+时间赚钱。

第一类赚钱方式属于低级赚钱方式,这种赚钱方式最低效,回报最少,这样的例子就是上班,即把自己的一份时间售出一次。

这种方式可以升级,升级为更高一级的方式:

“把自己的一份时间出售一次”升级为“把自己的一份时间出售多次”。

比如写书。你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写完了一本书,这本书出版以后,就一直在为你挣钱。无论你睡觉的时候,还是你出去旅行的时候,都不会影响你的书在为你赚钱。

还可以升级为“把别人的一份时间重复出售多次”,对应的例子就是销售。

第二类相比第一类通过时间赚钱,属于更高一级的赚钱方式,它的回报率更高,而使用这个方式赚钱的人就属于少数人了。对应的例子就是投资

第三类相比第一类通过时间赚钱和第二类的通过金钱赚钱,要更高一级,它的回报率在三种方式里最高,而使用这个方式赚钱的人就属于极少数了。对应的例子就是定投。

04

有一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人可出售的时间究竟少到什么地步。如果按照我们每个人的平均寿命为 78年计算的话,

睡觉时间加起来大概是 28.3 年;

工作时间只有 10.5 年 —— 这是大多数人可出售全部时间;

花在各种各样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有 9 年;

花在做家务的时间有 6 年;

花在吃喝上的时间有 4 年;

花在真正接受教育的时间只有 3.5 年;

花在梳妆打扮上的时间有 3 年;

花在购物上的时间有 2.5 年;

花在照顾小孩的时间有 1.5 年;

花在路上的时间有 1.3 年;

……

如此计算下来,供你自由支配的时间只剩下了 9 年,仅仅 9 年!

你能够用来出售的时间,即,你的所有工作时间,其实只有 10.5 年。

什么叫拼?如此看来,所谓的拼,无非就是 10.5 年全部用来售出之外,另外把可用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尽量甚至全都卖掉…… 可就算你把可供你自由支配的那 9 年全部用来出售,加起来也只不过是 19.5 年,根本做不到 “翻倍”。并且,比较一下你的工作时间和睡觉时间,一个是 10.5 年,另一个是 28.3 年,是不是觉得睡觉太贵了?

05

投资是一个认知的变现,长期来说你赚不到超出你认知的钱,即使你运气好赚到了,市场有 N 种办法让你加倍的吐出来。

06

以下为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象限图:

这张图的意思就是,我们要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份来处理。

1,要花的钱。

什么是要花的钱?就是平时用于吃、穿、住、行、玩等基本生活开支的钱。

为满足这部分支出,你留的钱只要等于3-6个月的总额就可以了,高于这个金额,会造成家庭资产闲置;低于这个金额,会对家庭生活的正常进行造成负面影响。

这一部分总额可以保留在家庭可支配资产总额10%左右。

2,保命的钱。

什么是保命的钱?就是保证家庭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灾难(比如疾病、车祸等)而受到较大的影响。

这些钱主要用来购买意外险、重疾险等保险产品。

这一部分总额可以保留在家庭可支配资产总额20%左右。

3,生钱的钱。

这部分钱主要用于提高收益,但是“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所以这部分钱要配置合理,要在家庭可承受范围内,也就是说“无论盈亏都不会对家庭造成致命打击”。

这种投资的方式包括:股票、期货、基金、房地产、公司股权等。

这一部分总额可以保留在家庭可支配资产总额30%左右。

4,保本增值的钱。

为了保证家庭成员生活品质的长期稳定和家庭的世代绵延,我们必然要有深厚的经济基础做为坚实的后盾。

这也是我们俗称的“家底”、或是老辈人讲的“棺材本”,它可以保证诸如:家庭成员的养老金、后辈子女的教育金、婚嫁金及遗产等。

这一部分总额可以保留在家庭可支配资产总额40%左右。

07

这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杰里米·西格尔(Jeremy Siegel,以下简称「西格尔」)统计的关于美国股票、国债、黄金、现金等大类资产的长期收益图。

美国金融大类资产表现(1802-2012)来源:《Stocks for the Long Run》

从图上你可以看到,从 1802 年到 2012 年超过二百年的时间里,1 美元的购买力只剩下 5 美分,不用解释你也知道,这个损失来自于通货膨胀。黄金的年化收益只有不到 1%,长期来看有很大的波动,但收益不高。

再来看债券。图中的 Bills 和 Bonds 分别是指政府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借给政府的钱。200 年间,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 2.7% 和 3.6% 左右。

最后来看股票。股票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是 6.6%,这个数字看起来不高,还不够一个涨停板,但 200 年下来,把 1 美元的股票变成了 70 万美元。

不只是美国,世界上的很多主流国家,包括我们中国,股票长期的回报都是非常高的。

中国 1995 年至今金融大类资产表现 数据:Wind | 制图:有知有行

中国股市成立时间还比较短。以深证综指为例,从 1991 年 4 月到 2020 年 10 月,近 30 年的时间,深证综指涨幅为 21.49 倍,折合年化收益为 11.5%,这还没有算上分红。

而如果用代表A股整个市场所有大大小小公司的万得全A指数,从 1994 年底计算到 2020 年 11 月 30 日,指数从 379.34 点增长到了 5258.66 点,折合年增速为 10.68% 。

由于中国 GDP 增长的速度比美国快,股票的年化收益也比美国要高。但与此同时,我们的通货膨胀率也超过了美国。因此,我国股票的实际年化收益率约在 7%~8% 左右。

可以得到「股票是长期收益率最高的资产」。

08

当我们说「股票是长期表现最好的资产」的时候,其实有两件事值得你注意:

第一,这里的「最好」,指的是股票作为一个集合、一个大类、一个一篮子的打包产品来说的。实际上任何一个个股,都有可能价值毁灭,长期归零;

第二,「长期」表现最好,但是这个「长期」有多久,我们往往很难知道。

比如有个数据很经典。从 1926 年到 2015 年,美国一共上市了超过 25000 家公司,但到 2015 年末,就只有四五千家左右还活着,超过 80% 的上市公司都已经销声匿迹了。除了少部分被并购或者主动退市的,绝大部分都因为业绩糟糕导致下市或者破产。

另外,也有学者统计过从 1957 年到 1998 年超过四十年里标普500指数的变化:1957 年美国最好的 500 家上市公司里,在四十年之后,只有 74 家还存在于指数中。其他的 426 家公司,一小部分被兼并收购,大部分或者倒闭或者市值衰退极大,已经够不上「前500」的标准了。

换句话说,即使是上市公司,大部分也都是「不太靠谱」的公司。

另外,即使是被称为「牛长熊短」的美国股市历史上,也有过很多次十年指数完全不涨的情况。

比如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赶上了越战升级和中东石油危机,国家不合理的福利政策导致财政赤字急剧扩大等等一系列原因:从 1969 年末到 1979 年末这整整十年时间,美国的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几乎纹丝不动,十年没有任何增长,算上通货膨胀甚至是亏损的。中间也有几次莫名其妙的大跌。十年对于整个市场当然是白驹过隙,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却是非常宝贵、无法挽回的时间。

09

投资者在牛市赚到钱了吗?

你可能还记得,从 2014 年 6 月至 2015 年底,中国股市像是坐了一趟过山车。

我们以创业板指数为例做了一张图。从图上你可以看到,创业板指数自 2014 年 5 月 16 日的 1226.47 点,在一年内涨到了 3982.25 点,然后又跌到了 1797.56 点。

那普通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赚到了多少钱?

答案是,大部分投资者不仅没赚到钱,很多还损失惨重。

一篇近期很火的论文,研究了 2014~2015 年的牛市与随后股灾中的财富转移。研究者发现,在 2014 年牛市初期的上涨中,大部分投资者减少了股票持仓。这也不难理解,熬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能解套,那肯定是要落袋为安。

可到了牛市顶峰前的那几个月,眼看着市场不断上涨,大量投资者按捺不住,重新入场,买在了高位。接下来,牛市结束,市场转头向下。短短几个月内,人心惶惶,很多人都选择了「割肉」离场。但是很显然,在牛市顶峰附近进场的那些投资者,无论选择卖出还是套住不动,都亏损了很多钱。

上面这些「一顿操作猛如虎」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是多少?数字很惊人,高达 2500 亿人民币。

不只是股市这样,基金市场也是如此。有知有行曾经对「基民是怎么把钱亏掉的」做过一个统计:大部分基民都是在市场刚开始上涨时赎回,又在牛市顶峰附近大量申购——2015 年 4~6 月的基金申购量,比基金行业十多年的积累还要多。

后来有人对这轮牛市做过复盘。假如把全部基民的操作看成一个大账户,回到这轮牛市初期的 2014 年 6 月,如果他申购了基金,然后把账户忘在一边。那到了 2015 年底,足足可以赚 50%。但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整个周期过去了,基民们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整体还亏了不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