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公众号“我是路之”,免费领私藏电子书

一个词让你避开生活中很多陷阱

人如果不能够独立思考,就会一直活在不真实的世界里。在那样的世界里,人们看到的、感受到的都会是不准确的信息。因此他们的判断、选择、行为也都会是错误的。这时这些人就会很痛苦、纠结,他们会埋天怨地,会认为生活欺骗了他。

所以与生活和谐相处,需要你具有最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的认知判断,无时无刻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自身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的思想并不是我们自己的,而是被别人灌输的,因为懒惰、无知,我们会认为这些就是自己的思想,因此我们的行为会被绑架,会做出后悔的行为。

推荐一本书叫《超越感觉》,讲的就是“如何超越感觉,做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人”。

什么是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就是:思考与评估思考过程或思考结果的合理性。

在我们自己或他人的思考中,有很多地方充斥着错误。如果要看到这些错误,我们不仅要知道关于正确的知识,更要了解关于错误的知识。知道陷阱在哪里,我们就不会往那里去,从而避免掉进陷阱里。

现在来看看一个生活中你随时都可能掉进去的陷阱,它的名字叫“幸存者偏差”。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军是最重要的兵种之一,盟军的战机在多次空战中损失严重,无数次被纳粹炮火击落。盟军总部秘密邀请了一些物理学家、数学家以及统计学家组成了一个小组,专门研究“如何减少空军被击落概率”的问题。

当时的盟军高层的建议是:加强机翼部分的防护。但这一位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学教授——沃德驳回了,沃德教授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加强机身和机尾部分的防护。

沃德教授认为被多次击中机翼的飞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机身机尾的位置,很少发现弹孔的原因并非真的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其安全返航的机率极小,即返回的飞机是幸存者,仅仅依靠幸存者做出判断是不科学的,那些被忽视了的非幸存者才是关键,他们根本没有回来!

军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议,加强了机尾和机身的防护,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无比正确的,盟军战机的击落率大大降低,这就是“幸存者偏差”故事的来源。

“幸存者偏差”指的是取得数据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数据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这个名词的第一个提出者,是生活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的政治家西塞罗。

西塞罗是一名无神论者,当他的朋友们劝他去拜神时候,他就反问到:我为什么要去拜神呢?

他的朋友说:因为拜过神出海的人都活着回来了。

于是西塞罗就说:那你把那些没有活着的人叫回来,我问问他们有没有拜过神。

因此,西塞罗也就成了第一个提出“幸存者偏差”的人。

每当活着的人回来之后说:“因为我是拜过神的,所以我就活下来了。” 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认为,只要拜过神出海就会平安回来。

然而死人开不了口,你凭什么就认为死去的人没有拜过神?被淹死的人,早已深埋海地,最自然无法验证,他是否是无神论者。

被淹死的人中只要有一个拜神者,就能说明拜神并非是幸存者的特征。

生活中,你是否听过这样的话:学习好有啥用,在我们庄里那谁谁,小时候成绩倒数,小学都没毕业,你看看现在他都混成了一个大老板了。

听到这样的话后,你是想:是呀,上学还真没有用,不上学也能够混的很好啊。还是想:我感觉他说的不一定对,可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对。

而现在你应该清楚了,他说的一定不对,而且你也知道他犯的就是“幸存者偏差”的错误。你会问他:你们庄子里,所有学习不好的人中,后来混好的有几个?所有学习好的人中,后来混后的有几个?

如果还有人告诉你,吸烟对身体无害,说那谁谁也吸烟都活了100多岁。你就可以告诉他:过来,给你讲一讲幸存者偏差的故事。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