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公众号“我是路之”,免费领私藏电子书

避坑指南

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正确的知识,一类是关于错误的知识。

而在很多时候,关于错误的知识甚至比关于正确的知识还有用。因为它们让你避免掉进了一个个坑里。

下面三种知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关于错误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让你少掉入这样的坑里。

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指的是取得数据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数据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军是最重要的兵种之一,盟军的战机在多次空战中损失严重,无数次被纳粹炮火击落。盟军总部秘密邀请了一些物理学家、数学家以及统计学家组成了一个小组,专门研究“如何减少空军被击落概率”的问题。

当时的盟军高层的建议是:加强机翼部分的防护。但这一位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学教授——沃德驳回了,沃德教授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加强机身和机尾部分的防护。

沃德教授认为被多次击中机翼的飞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机身机尾的位置,很少发现弹孔的原因并非真的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其安全返航的机率极小,即返回的飞机是幸存者,仅仅依靠幸存者做出判断是不科学的,那些被忽视了的非幸存者才是关键,他们根本没有回来!

军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议,加强了机尾和机身的防护,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无比正确的,盟军战机的击落率大大降低,这就是“幸存者偏差”故事的来源。

事后归因谬误

事后归因谬误: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后 就被认为是其结果。

最经典的一个例子是“斯金纳箱”。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美国的国家科学院院士,因其在新行为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闻名于世。

他设计了一个箱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连锁装置。在箱子里面有一个杠杆,拨下它,就触发了在箱子之外的一个食物的传输装置,这是,就会有少量食物落入箱子中(比如几个玉米粒)。

然后,他将一只老鼠放入箱子中,观察老鼠的行为。

没多久,老鼠就学会了拉下杠杆来获得食物。

拉杠杆,得到食物,这就是一个正强化。

然后,他又用鸽子做了同样的测试。不过,杠杆变成了箱子上的一个红点,只要鸽子去啄,就能得到食物。

斯金纳对此解释道,老鼠是通过从自己的行为中进行学习的,是行为被一次次积极的结果所强化。同时,命名这个理论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对于人类,也是一样。斯金纳说:

行为的后果决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事情还没有结束。

1948年,这位老哥不知道怎么想的,改变他的实验策略。

这次,还是那样的箱子,还是那样的鸽子,但是,食物的提供机制变了。

1938年的实验中,老鼠或者鸽子通过拉动杠杆或者啄到红点来触发食物的供给。

这一次呢?随机的!

也许是每过10秒就投下一次食物,也许是15秒,或者20秒。

老哥的灵机一动,鸽子们就凌乱了。

实验结束后,斯金纳在报告中写道:

“ 8 只鸽子中的 6 只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反应,两名观察者得到了完全一致的记录。 一只鸽子形成了在箱子中逆时针转圈的条件反射,在两次强化之间转2 - 3圈; 另一只反复将头撞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 第三只只显现出一种上举反应,似乎把头放在一根看不见的杆下面并反复抬起它。 还有两只鸽子的头和身体呈现出一种摇摆似的动作,它们头部前伸,并且从右向左大幅度摇摆,接着再慢慢的转过来,它们的身子也顺势移动,动作幅度过大时还会向前走几步。 还有一只鸽子形成了不完整的啄击或轻触的条件反应,动作直冲地面但并不接触。”

鸽子们发展出了自己的独有的祈求食物的“舞蹈”。它们认为,自己的某个特定的舞蹈动作,比如上面提到的发展出上举反应的那位,它认为是自己的上举动作导致了食物的出现。

赌徒谬误

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亦称为蒙地卡罗谬误,是一种错误的信念。

以为随机序列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机会率与之前发生的事件有关,即其发生的机会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上升。

如重复抛一个公平硬币,而连续多次抛出反面朝上,赌徒可能错误地认为,下一次抛出正面的机会会较大。

一个经典的故事如下:

琼斯先生和琼斯太太有5个孩子,都是女儿。

琼斯太太:我希望我们下一个孩子不是女孩。

琼斯先生:亲爱的,咱们都连续生了5个女儿了,下一个肯定是儿子。

显然琼斯先生陷入了“赌徒的谬误”中,下一个孩子的性别和前面出生的五个孩子的性别没有关系,不管琼斯夫妇有多少个女儿多少个儿子,下一个是男孩的概率都是50%。

今天就分享这些吧,明天是中秋节,祝大家节日快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