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公众号“我是路之”,免费领私藏电子书

这样做会让你的生活更幸福一些

记得在大三下学期时,因为课程少,如果一天没课我就是睡觉,经常一觉睡到下午,起来晃悠晃悠,每周有好几天都是这样。那时多得是时间,自由的时间多到我都不知道用来干什么。现在想想我那时应该感觉很幸福,因为有那么多自由的时间,可是我当时真的一点也没有感觉幸福,相反很痛苦。

之前在一个公司,公司实行的是大小周制度,每次一到双休日,我就非常开心。因为不用上班了,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会提前把这两天排的满满的,希望狠狠地抓住这两天的时间,狠狠地享受一番。

为什么在大学时我有大把大把的自由时间,而我却不快乐。而现在两天的休息,我就会快乐?

小时候,特别希望过年,年前的那段时间会一直盼着,一天天数着,等着过年。因为过年了可以吃好东西,可以吃到大鱼大肉。而现在过年再也不会有那么大吸引力了,因为过年能吃到的现在每天都可以吃到。

抓痒最爽的时候就是刚开始抓的那几下,你背上有块地方奇痒难忍,可是你自己又挠不着,你强忍着,终于找到了一个帮你挠痒的人。“向上向左”,在你的指点下,那块痒地终于被找到了。你说了声就是这里,他紧接着连续抓了几次。这时你好想说一声“真爽啊”。之后再继续挠痒,爽的感觉就会慢慢减淡。

为什么做同样的事情有时候会让你感觉幸福快乐而有时候不会?

其实仔细想想上面那些使你快乐的事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做这些事情前,你所处的境地是与这些事情相反的境地。比如你每天上班没有自由时间,到了周六日就有了自由的时间。比如你平时吃不到肉,到了过年就吃到肉了。比如你身上很痒,挠挠就不痒了。你每天都有自由时间,到了周六日你也不会快乐。你每天都吃肉,到了过年你也不会快乐。你身上一点也不痒,给你挠痒你也不会快乐。所以让你快乐的不是这些事情,而是前后的状态对比。

所以对比让你快乐。再往深了想想,什么是对比?就是不要一直处于一种状态里,要让自己处在不同的状态里,才会在状态切换的时候感觉到快乐。如果用曲线来表示这个规律,那就是不要让你一直处在一条直线上,要像上下波动的曲线,有波峰也有波谷,就像音乐的曲线,你才会快乐。

知道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去做一些事情让自己更快乐一些了。

比如周六的时候,你一定不能让自己一天都闲散优哉游哉,一定得得在一天某几个时间段给自己安排一些任务,比如体力上的,或者脑力上的让自己在那些时间段累一些。这样你在其余的休息时间段里才会更加注意到当下的时光,才会感觉更快乐。

比如你喜欢吃榴莲,你也不要一下子一直吃个不停,先吃一点就行了。放着等着忍者,到你真的特别想吃的时候,再去吃一点。这样你会每次都很快乐,也会让幸福时间也会变得更长。

比如你喜欢看某一部电视剧,也不要把一天的时间都花在看这部电视剧上。可以定个计划,先做一些事情,做完的时候可以看一集。在做事情的时候你也会很快乐,因为你想到做完事情就可以看电视剧了。看了一集后你一定要控制住自己,按照计划再把其他事情完成。这样你一天都会持续在快乐的时光里,你的幸福感会比你花一天的时间都来看电视剧要多的多。

要幸福也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一直去满足自己,有时候故意的让自己得不到满足,你会更快乐。比如吃饭,你可以等自己很饿的时候再吃饭,这时候你会感觉饭很香。如果你一天都不停地在吃东西,你不会感觉到事物的香味,不会把吃饭当做一种享受,吃饭也只会变成任务。

掌握好生活的节奏,有张有弛,有松有紧,才会让你的生活更幸福。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