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公众号“我是路之”,免费领私藏电子书

作为自由职业者应该怎样在微信生态里玩耍(二)

昨天聊过了在微信生态里的订阅号、视频号两大功能。今天我们来继续聊一聊剩下的几大功能。

个人号

个人号就是微信号,微信号是微信生态内所有功能中用户粘性最大的功能,也就是说如果可以把粉丝转化为微信号好友,那就最有价值的转化。

想想看,微信号是熟人社交,里面的规则都是为熟人间互动而设计。一旦粉丝加了你的个人号,就相当于你与粉丝成立了好友关系。这种关系是牢固的,互动是高频的,互动也是多样的。有了牢固的关系高频多样的互动机会,你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去转化粉丝。

对于订阅号来说,你想触达粉丝,每天只能有一次机会,而且形式主要还是发文章。在发出文章之后,你的粉丝还不一定能够看。所以个人号简直是天堂,你每天可以发送无数次消息去触达用户,而且可以通过发朋友圈形式,可以通过创建群在群内聊天形式,还可以通过直接对话的形式来触达。

所以说作为一个内容创业者,你想与粉丝保持牢固的关系,想最大化使用粉丝的价值,最好一定要让粉丝加你的个人号。

然而个人号最大的问题是加好友的数量,目前微信允许的最大数量是5000人。

对于5000人的上限来说,确实有点少,但是如果把这5000人变为你的最忠诚最核心的那一圈粉丝,其价值就不一样。

第一层粉丝是你的扩大器,通过他们传播到他们的朋友圈,然后他们的朋友圈的人再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传播,这就产生裂变效应,其结果就有可能达到第一层上百上千倍的规模。

再强调一遍,把粉丝转化为个人号好友是最成功的转化。

微信群组

微信群组相对个人号来说,在牢固关系上与触达效果上都弱一些。

毕竟同一个群组内的人可以不是好友关系,大家只是在这个群里时,才保持了一个临时的关系。一旦出了这个群,且没有加为好友关系,彼此就会失去联系。

在群组内虽然可以高频地发送信息,但是不一定真的能触达到他们,因为大家不一定看。不像朋友圈,时时刻刻刷圈已经成为多数人习惯,只要你发朋友圈就有很大的几率可以被看到。

但是相比订阅号,其触达效率还是高很多。

一般这种运营类群组都是生命周期比较短的群组,当一件事情完成后,这个群组可能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这时候可以把群组内的成员转化到个人号上,从群组转化到个人号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的过程,一般可以告诉大家:群组即将解散,为了获取XXX,可以加XX号。

这样就完成了群组转化到个人号的过程。

圈子

2019年3月微信推出一个新功能叫“好物圈”,入口比较深,在“发现”频道下面,点击“搜一搜”入口,进入搜一搜首页,看到搜索框底部有个“好物圈”入口。

好物品有点像带货平台小红书,里面主要是关于物品的讨论。同年12月份,“好物圈”改名为“圈子”,自此这个功能定位改变了,从“带货”为主社区变为内容性更强的兴趣社区,类似百度贴吧。

虽然可以说从2019年这个功能就已经开发出来,但是一直到现在这个功能入口还是藏的那么深,圈子的创建还是没有完全开放状态。也可以看出圈子团队在这个功能上还处在尝试探索的时期,这也是微信一贯的做事风格,在功能全面开放出来前,一定会小范围不断地测试,验证。

目前圈子还有小程序版本,在功能上与搜一搜入口处一致,基本上没有差别。

可以说圈子是微信从熟人社交逐渐渗透到陌生人社交的尝试。

所以说我们如果利用好圈子,就可以打破微信个人号的限制,直接把内容传播到微信好友之外的用户。

在圈子里发贴时候,不仅可以添加文字、图片、视频还可以在增加公众号文章链接。可见微信团队也考虑到把圈子作为公众号内容传播的一个场景。

利用圈子来运营内容最有用的地方是,圈子本身就是基于兴趣的社区。所以圈子里用户需求很明确,从而有利于我们更容易触达我们的目标用户。

最后的话

微信生态丰富,制度合理,用户量大,对于自媒体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一个平台。在这里有订阅号、视频号、个人号、群组、圈子等功能,足够我们去运营好自己的内容触达更多的用户。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些只是工具,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还是我们创建的内容,只有内容真正有价值,可以真正地帮助到目标用户,才能够为我们带来长久稳定的大量高质量粉丝。


题图:来自网络

第3个30篇计划,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之18/30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